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黄冈浠水。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闻一多先生自幼学习刻苦,兴趣爱好广泛。1912年,他十三岁时,以复试鄂藉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长达十年的清华学校求学和生活使他开启了一生道路的起点。清华求学期间,1916年,他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并任《清华周刊》《新华学报》的编辑和校内编辑部的负责人。1922年他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学习。1923年起,他相继出版诗集《红烛》、《死水》等名作,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1925年归国后,他与徐志摩合办《晨报·诗镌》,参与新月社的刊物出版与活动。1928-1930年,先后在国立武汉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1932年,回母校清华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闻一多随校迁往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在昆明牺牲。
虽然先生离我们远去了,但闻亭的钟声依然清亮悠远。大礼堂与水木清华之间,典雅庄重的闻一多先生雕像静静地伫立着,寒来暑往,早已成为一座精神丰碑时刻激励着每一位清华人。
今年,恰逢闻一多先生诞辰120周年,图书馆、校史馆和档案馆特别推出专题书架,从图书馆馆藏中精选闻一多先生出版的以及研究和纪念闻一多先生的图书共计100余种,其中特别推荐10种。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缅怀先生的丰功伟绩,重温先生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继承并发扬先生的爱国精神和教育情怀。
闻一多先生的精神永存!